老人去世后的头七是啥意思?什么是“遇七”?很多人都弄错了
7833
作者:林淼
在我国民间,丧葬文化流传了数千年,那里面的很多规矩礼仪,可以说是十分深厚的,有些说法可能很多人也都听说过,但是其中的很多讲究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,比如在我国民间的丧葬文化中经常被人们提到的“头七”,那么,老人去世后的头七是啥意思?什么是“遇七”?很多人都弄错了!
首先,我们先弄清楚,老人去世后的头七是啥意思。其实,在我国民间,头七的说法流传已久,不过很多人只知道有这种说法:就是老人去世后的第七天,便是老人的头七。在这一天,其子女要在家里摆上香案洒饭来祭奠一下老人,据说这样做后老人便能重新转世,也就是说,这一天就好比老人的生日一样重要了!
然而,很多人在老人的头七祭祀时,却常常算错了日子,他们以为老人的头七便是老人去世后的第七天,殊不知这种推算是错误的!正确的算法是,要将老人去世的那天算上,第七天才是真正的头七!也就是说,老人去世后的头七,应该是在老人去世后的第六天!还有的地方甚至是从老人下葬的那天算起的,这都是不正确的算法。
另外,老人的头七那天,其子女的祭祀也很重要,按照民间的说法,老人的头七那一天,其子女们的祭祀之仪要设在晚上,在祭祀时,必须供上香纸蜡烛、净茶净酒、糖食果品,因为按民间传说,这一天是老人彻底与阳间亲人告别的日子。在此之前,老人的三魂七魄还常在阳世间游走,从那天后,他才彻底的离开阳间超生去了。
展开全文
其次,我们再来谈谈,什么是“遇七”?“遇七”的说法,在我国民间,有的地方也称为“碰七”,它与老人去世后的头七的说法又有所不同,老人去世后的头七,是民间一种风俗礼仪所规定的,有点像是一种节日;但是,老人去世后“遇七”,却是一种偶然灾难!有点类似于民间常说的犯口忌,那么,“遇七”究竟是啥意思呢?
按民间传闻,“遇七”是从老人去世的那一天算起,每七天为一个“七”,总共有七个“七”,也就是四十九天,在这四十九天内,不论数到哪一个“七”,如果刚好碰上那一天的日子的尾数也是“七”,这就算是老人“遇七”了!如果是第一个“七”刚好遇上那天的日子尾数是“七”,那么,老人就是遇上了头七。其余六个“七”,也是以此类推。
具体来说,如果老人是农历三月二十一日去世的,那么,从二十一日算起,到二十七日刚好七天,也就是说,老人第一个“七”便“遇七”了(二十七的尾数是七);如果老人是农历五月初七日去世,那么,其一七是五月十三日,没有七尾;二七是五月二十日,照样没有七尾;三七是五月二十七日,遇上了七尾,所以这个老人遇了“三七”。
说到这里,可能有人会说,算这个有啥意义呢?意义可大了去了!据老一辈传说,老人去世后,如果遇七,就表明老人在冥冥之中有一种难解之结,以前农村遇这种情况,还会专门请一些法师来做法事呢!说到这里,可能还会有人质疑:这不是搞封建迷信吗?好!那小编就告诉你们老人去世后遇七的一种天象。
只要哪位老人去世后“遇七”,那么,在老人去世的三天之内,上天必然降雨!其中“一七”(农村俗称头七)的天象最可怕!可能乌天黑地,狂风暴雨,诸位如若不信,不妨在生活中验之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