鲁西南方言杂谈
811
前日有一位粉丝发文问我,鲁西南地区把“捣蒜”叫做“què蒜”,“què”字应为那个字。我得端正态度,仔细查找、推敲。昨晚几乎一夜没睡,翻了我书橱内几本古书,对照《新华字典》第11版第421页,我个人确定“què蒜”应该写为“確蒜”。
“確”字,用拼音、五笔字型能打出来,但字的用法老是出现“确”字。仔细看一下,“確”字是“确”的繁体字,“塙、碻”是“确”的异体字。“確(确)”字作为动词时,通“搉”,也就是说“確(确)”与“搉”是通假字。这时候的“確(确)”和“搉”一样都是“敲击”的意思,如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有一例句“乐亦不复剖析文句,直以尘尾柄確几”。
“確(确)”与“搉”从字形上理解,“確(确)”是用“石头之类”的东西敲击的意思,“搉”是用“手”敲击的意思。因为鲁西南地区人们確蒜的用具-“蒜臼子”(蒜臼子,分臼窝和蒜锤两物,多为石、釉陶制品。外形如中药店之"臼杵",是中国民间捣蒜泥的专用器具)大多是石头制成的,尤其是济宁嘉祥、金乡县制作的石头的蒜臼子比较耐用。如果石头做的蒜锤毁坏了,可以找旋木匠配一个枣木的,继续用。正常用的时候,握蒜锤,用力敲击容器里的蒜瓣等物体,直到捣成泥或碎沫。这是石头砸石头进行的敲击行为,所以用“確(确)”比较恰当。
如今写文章用“确”代替“確”,写作“确蒜”行吗?我个人认为不好,“确”字意思太多了,容易让读者迷糊。再说电脑都能打出“確”字来,还是用“確”吧。另外,鲁西南地区用砘舀子(比蒜臼子大的,砸碎粮食等用的物件)確东西,建议也要用这个“確”字。